欢迎来到艾西小说网

艾西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帝姬凶残[宋朝] > 140-150

底色 字色 字号

140-150(1/29)

    第141章 风声鹤唳

    赵官家的恩师郭次仲回京,中枢当中不论什么心思什么党派的官员们皆情不自禁揣测了番接下来的朝廷风向。官家原为帝姬,没有继承大统的机会,这般苛刻的过往,必然导致当初唯一教导的官家的郭次仲在官家心中的地位非同凡响。

    别看当今登基之后任命的三省重臣都是道君皇帝时的人,而和她关系最亲近的郭次仲反而始终呆在五品知府的位置上。但得看他呆的是什么地方,燕云十六州,当今官家年少时兴兵抗金的发家之地,相当于大本营的性质。把这个地方全权交给郭次仲,而没有派去相应的节制他的人,可想而知,他在官家那里受到宠信的程度。

    现在人终于完成使命了,回到中枢,一飞冲天近在眼前,乃至整个遂川郭氏怕也能重回一流世家的位置。其中所涉及到的世家利益纠葛,众人不得不慎重对待。有眼光的家族,早在一年前,便找寻机会和遂川的郭本家进行了联姻。所以,小郭老师看似一个人回朝,其背后的力量却不容小觑,没有和郭家拉上关系的人或观望,或警惕,皆等着赵官家和小郭老师接下来的动作。

    垂拱殿,大朝会上,已换上一身紫袍的郭孝友在押班们的诵旨中缓步走到殿中谢恩,即日起,郭孝友便从五品知燕山府事一跃晋升任尚书左仆射加带同中书门下平章知事兼门下侍郎,成为新任三省宰执。

    随后同样身着紫袍的韩世忠,红袍的梁红玉、宗泽上前来接受任免,韩世忠为中枢侍郎,相当于副相职位,梁红玉为御营指挥使,宗泽为兵书员外郎,几人一一谢恩。

    紧接着赵官家询问朝中诸公可有事禀奏,各省各部官员纷纷上奏相关事宜,待全部处理完毕,便终于到了今日的重头戏。

    郭孝友和说好的一样,取出实现准备的奏折当堂呈上,内容其实就是两人私底下商量过的对外、对内的诸多政策。现在拿出来在朝堂上详细议论,分派执行下去。

    本来就是赵芫拟定的计划,装模作样看了一遍后,满意地说:“在如何对待西夏的问题上,小郭相公说的就是朕心里想的,朕打算制定一份大宋五年发展计划,想要顺利施行这个计划就必须使敌人金国配合我们。”

    “朕知道有些人对国朝的外交政策始终持有保守的观点,认为只要付出少许财政上的代价就能长久安稳地发展,但朕要告诉你们,时代变了。咱们打退了金人,是因为金人短时间内无法进行长期作战,这是他们的缺陷。可金人不会永远原地踏步,他们在学习我们的优势,而在这个时间段里,我们不趁机改革曾经导致失败的劣势点,未来面对卷土重来的金人,便既无优势,且劣势仍在。”

    “并且,朕所言改革,不是一时兴起,只表面做做样子,稍有成效就满足了。而*是彻彻底底的刮骨疗伤。”

    善于察言观色的大臣们立刻意识到官家又要搞大动作了,当年登基时改国策、毁三戒、设新闻报纸和中科院,看来仍觉得不够狠,现在要对军队制度大刀阔斧动手。

    这下,连许多自诩开明的改革派官员都站不住了,觉得赵官家太过年轻气盛,军队制度岂能这么改,在其他人炯炯的注视下御史中丞徐斯朗硬着头皮站出来,拱手:“官家,臣想问军制改革时限多久?”

    “五年之内,当然越快越好,”赵芫道。

    张叔夜拱手:“五年,若徐徐图之尚有操作空间,可裁撤厢军这一条稍有差池,就会激起民愤、民变,臣以为应当等五年之后,其他政策实施完毕,再行裁撤。”

    副相说话了,刚刚走马上任的正相郭孝友于是也开口道,“臣与叔夜相公的看法恰恰相反,裁撤厢军必须和其他改革政策并行,要把原本呆在军队里不能打仗的闲散人员全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垂耳执事 躲不过!忘不掉!前男友强宠入怀 旧灯新湾 万界扮演系统:开局扮演波风水门 慢慢慢冬 甜不止迟 向生 嫁给侯府嫡子 美貌权臣揣错崽了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