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6章 第四十五个省(3/4)
的畏惧。”可以说一战前后,东非在印度洋的扩张,远比东非曾经在非洲大陆上的扩张,更加令人恐惧和抵触。
因为东非在非洲大陆扩张阶段,至少没有对黑人土著赶尽杀绝,而印度洋周边,东非的扩张,就十分血腥了,但凡留在原地不跑的原住民,几乎被东非赶尽杀绝。
而且东非极端对待异教徒,更是引发了阿拉伯教国家的恐慌,而奥斯曼帝国作为如今阿拉伯教国家的领头羊,自然也会受到影响。
恩斯特说:“你要慢慢习惯这种心态,毕竟在国际外交中,很多摆不清自己身份和位置的国家,畏威而不怀德,如果和他们公平公正的交流,甚至是尊重他们,反而容易让他们看不起。”
“再看看近代以来,欧洲那些殖民帝国,哪个都是坏事做尽,但是却反而更容易达成目标。”
“所以我们和奥斯曼帝国的外交关系,如何发展,这取决于奥斯曼帝国新政府对东非的态度,如果他们和我们交恶,这不仅不是坏事,反而是好事。”
“如果他们和我们翻脸,我们反而能够借此机会,进一步拓展我们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不过,依据我的了解,凯末尔此人,恐怕并不会这么做,他应该算是比较务实的奥斯曼人。”
说到后面,恩斯特的语气里反而带着些许的遗憾,好像他巴不得奥斯曼帝国和东非交恶一样。
而事实也是如此,因为此前奥斯曼帝国和东非交好的关系,所以东非反而不太好意思对奥斯曼帝国下手。
如果奥斯曼帝国敢挑衅东非,那东非就有借口在红海,北非和波斯湾地区施展拳脚,进一步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
不过,恩斯特认为奥斯曼帝国的新领导,凯末尔大概率不会如此不理智,恩斯特前世对于凯末尔这个人也算有所了解。
前世他能够成为土耳其国父,并且将土耳其从死亡的边缘拉回来,就可以看出此时能力的高超,尤其是他能在20世纪初将土耳其从一个宗教国家变成世俗化国家,这在整个中东几乎都是具有颠覆性的成就。
甚至依据前世凯末尔的人生经历,恩斯特认为,这位奥斯曼帝国新领导人,他极有可能带领奥斯曼帝国走出颓势,奥斯曼帝国本身就是区域大国,如果他能够推动奥斯曼帝国完成改革,哪怕不彻底,也能让奥斯曼帝国重新成为世界格局中举足轻重的国家。
所以恩斯特对儿子说:“接下来奥斯曼帝国或许将由这个人掀起一次比较彻底的改革,从而让奥斯曼帝国重新恢复独立性,并且摆脱颓势,恢复奥斯曼帝国荣光也说不定。”
之所以强调独立性,这是因为被西方称为西亚病夫的奥斯曼帝国,事实上也是一个半殖民地国家。
而恩斯特之所以认为凯末尔能让奥斯曼帝国摆脱半殖民地国家的困局,在于前世凯末尔敢于和西方斗争。
前世一战中,就是凯末尔和其支持者,坚决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斗争,从而保证了奥斯曼帝国最后的体面。
否则按照前世协约国的《色佛尔条约》,土耳其连小亚细亚半岛的核心领土也将被瓜分大半,彻底沦为小国,再也没有翻身的余地。
而正是凯末尔的坚持抵抗,从而避免了《色佛尔条约》生效,并且最终废除。
所以,根据前世凯末尔的性格,恩斯特认为这位奥斯曼帝国新领导人,未来肯定会想方设法的拿回奥斯曼帝国所有主权,就比如被法国控制的黎巴嫩,还有英国影响的科威特等区域。
甚至不排除未来奥斯曼帝国重新声索此前割让给东非的波斯湾东岸土地的可能性。
为此,恩斯特对弗里德里希说道:“接下来,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