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第1更)(1/4)
第276章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第1更)朝廷封赏旨意抵达之时,天边的晚霞似是被打翻了颜料盘,肆意铺展。橙红与金黄相互交织,将半个天空渲染得如梦幻般绚烂夺目,给这即将落幕的白昼添上了一抹瑰丽的色彩。
这幅画卷,宛如对徐青接下来的封赏庆贺。
属于天人感应。
有随行的军中书记官,忙记下这一幕。
将来徐六首若成了万万人之上的至尊,这将是珍贵的第一手史料,能当传家宝呢!
传旨的太监是张鲲,这个与徐青私交不浅的小太监,如今已然深得老皇帝信任。在司礼监中,他崭露头角,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这背后,实则是老皇帝惯用的制衡之术。司礼监的掌印太监陈忠当下风头正盛,权势颇大。老皇帝需要有人来掣肘他,可又不想过度打压陈忠,以免引发不必要的动荡。
于是,出身卑微、资历尚浅,却与徐青有着关联的张鲲便成了合适人选。况且,张鲲还是皇宫中太监老祖的干孙子之一,这层身份也为他的晋升增添了几分助力。
朝廷旨意的内容,满是对徐青此次大破方仙道旧港总部功绩的高度赞扬。不仅对他加官进爵,还赏赐了诸多珍贵财物。其中,“冠军侯”的封号更是格外引人注目。
然而,徐青对此并没有过多在意。封号背后的深意,在他心中远不及南洋局势的稳定与大虞朝海外影响力的拓展重要。在他看来,这些功名利禄不过是过眼云烟,真正的大业还在前方等待着他去开拓。
接旨过后,张鲲趁着旁人不注意,偷偷摸摸地将夹带的家书交给徐青。
徐青接过家书,微微沉吟,脸上浮现出一抹复杂的神情。
恰在此时,一名斥候经过通报后,匆匆进入大堂。他神色慌张,脸上带着几分急切,单膝跪地禀报道:“大人,西洋海盗听闻我军大破方仙道,竟有蠢蠢欲动之势。据可靠消息,他们似有联合南洋部分土著部落,欲对我军尚未接管的方仙道旧有港口发动袭击的迹象。”
徐青闻言,神色平静,并没有多少震惊。在他眼中,西洋人一贯如此,畏威而不怀德。
若不将他们彻底打痛,不仅生意没得做,还会遭受他们的肆意抢掠。
他轻轻敲击着座椅的扶手,沉思片刻后,道:“通知咱们目前物色的本地代理人,让他们帮忙收集西洋海盗与那些土著部落的情报,务必详细周全。我要知晓他们的兵力部署、武器装备以及行动计划,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
孟宇轩在旁边插口道:“侯爷,这些代理人刚过来投效,根基未稳,还不知道可不可靠。”孟宇轩用兵谨慎,向来注重细节。在他看来,贸然将如此重要的情报收集任务交给这些新投效的人,存在着不小的风险。
徐青微微一笑,那笑容中透着自信与从容:“经过这事,自然就知道他们之中,哪些不可靠了。”他的话语简洁明了,却蕴含着深意。
孟宇轩随即恍然,心中不禁佩服徐六首的韬略。
不过,他心中仍有忧虑,毕竟此次任务关乎重大,稍有差池,便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徐青知他心中担忧,接续道:“孟参将,我知道你的意思。你想说,兵法有云: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但你放心,真有什么意外,本侯也会兜底。”
他的语气坚定有力,展现出一种一切尽在掌握的王者气概。而且他向来言出必行,出了事,一定会主动背锅,绝不推卸责任。
没有人怀疑新出炉的冠军侯,当世文曲星徐六首的话。因为徐青做人,从来没有推卸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