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10(25/30)
“这西瓜用冰镇过,确实稀罕。”
一边说着,许易水又已经捏着金色的签,吃了一块儿切好的西瓜。
从前她就听闻达官贵人,高门显赫的家里,是有专门藏冰的冰窖的。
冬季的时候将冰储藏起来,等到来年夏季,再将冰拿出来用。
镇各种瓜果和糖水,都是奇佳的滋味儿。
百闻不如一见,今日这一吃,果然很好。
红的西瓜,紫的葡萄,橙的柑橘……切的切,洗的洗,剥皮的薄皮。
金色的碗碟中间堆起一层半透明的冰块儿,各种处理好可直接入口的瓜果便放置在上头,份量不多,但种类十分丰富,再配了金签,吃起来可直接一口一个。
之前她在乡里,夏夜乘凉时便听人提起过,说那达官贵人的家中,有专门的冰窖,在冬季的时候将冰厨藏起来,夏季的时候再拿出来用,清凉结束。
那时候只觉得真神奇,也真享受。
没想到自己竟然真的能看见这个东西,还真的能享受上一回。
甜甜脆脆,冰冰凉凉,的确清热解暑。
“若知州她们都死于流民的话,谁赈灾呢?”
虽然说是喊她过来睡觉,但苏拂苓还在改折子,许易水咬了一口西瓜,不由问了一句。
“你都听到了?”这折子写得有点长,苏拂苓一心二用,一边看一边和许易水聊天。
许易水:“你们并没有避讳我。”
之前莲心是去禀告过她,自己在后殿的,苏拂苓明知道自己在,还和陈相国讨论那些事情,显然是不怕她听见的。
就是不知道是不必避讳。
还是没必要避讳。
许易水也没有过于纠结为什么能让她听见政事讨论这个问题,相比之下,她还是更关心如果知州知府们被梅坞假扮流民杀了,那到时候谁赈灾。
“你还对这些事情感兴趣呢?”这一摞的最后一封奏折批完,苏拂苓放下笔,能问出这样的问题,说明许易水不止听了,而且脑子里还想了。
“不怎么感兴趣,”许易水摇了摇头,相比之下她对于种菜做饭更感兴趣,“但是上河村在下游。”
受灾之列。
关心自己的家乡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我不是还派了有志之士过去么。”
对于这一连环计,苏拂苓道并不怕许易水知晓透彻:“这就有两个用了。”
“其一是流寇劫掠伤了官员的话,有志之士可以随时补上。”
“其二是官员们回京述职之后,有志之士也可以暂时代为处理一些政事。”
至于是不是暂时,就得看回京述职的官员们,回不回得去了。
原来是在这里等着。
怪不得陈相国会那般赞许苏拂苓。
一步三算,面面俱到。
谋臣若是能教出如此有头脑的君王,想来也是无憾了。
女人听了她的话便垂下了眼,也不说话,也不吃东西,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苏拂苓柔声询问:“觉得我狠吗?”
以她对许易水的了解,大概是会觉得自己城府太深太狠。
“我只是在想……”许易水摇了摇头,帝王聪慧,于大夏而言,是好事,“我曾经听闻的那些轶事,几分真几分假。”
那些封侯拜相的状元探花们,真的个个功绩十足吗?
那些慈祥仁善,正直勤劳的知县知州们,真的像百姓口中称赞的那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