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10/61)
梁见铖这趟飞往美国的行程十分仓促,好在他的签证还在有效期内。业务比较麻烦,他大概需要在那边停留一个月之久。由于行程过于仓促,他没等到明汐回来上班就出发了。让梁见铖颇为犯难的是,明汐的手机还没有开通国际电话业务,他无法直接给她打国际电话。
即使两人在网上可以联系,也只能以“江流大道”的身份保持联络-
明汐回到公司上班后,整整一个月,没见到梁见铖。听梁教授说他去了美国,没想到这一趟去了那么久,连助理Mark都没有带。
她和梁见铖一个月都没有联系,却在这个月,同“江流兄”交流频繁。渐渐地,心里隐隐有了一种猜测,明汐暗示自己不要往那个方向去想,事实却不断地提醒她去猜测。
在她与“江流兄”聊天的过程中,她有个很明显的感受——
两人之间似乎存在着中美时差。
明汐……
如果“江流大道”真的是梁见铖,那么她对梁见铖真的明确了一个认知,那就是梁见铖真的擅长装模作样!
上了一个月的班,就是阳春三月了。
三月第一天,明汐坐上了人生中的第一次飞机。她托运了两个行李箱,飞往韩国汉城。
她要去韩国出差这件事,彩妮比她还兴奋。韩流文化的盛行,让彩妮对韩国充满浪漫的幻想,仿佛只要踏上韩国的土地,她就能遇上深情多金又帅气的欧巴。
然而,当明汐下了飞机,入住酒店,只有两个直观的感受。
一是韩国真的好小。
二是,韩国人的英语水平似乎不怎么样。
此次汉城会展为期一周,贺远安排她的出差时间不能超过十天。因此,一周的会展结束后,她只有三天时间去拜访意向客户,并完成签约一百万美金订单的目标。
这个目标真不容易实现呢。对于电器行业来说,一百万美金的订单或许不难,但对于布料订单而言,情况截然不同。大单很少,大多是几万美金的小单,按照平均三到五万的订单金额来算,她要完成一百万美金的目标,一个会展结束,意味着她至少要签约三十到五十个有效成交客户。
这一趟韩国之行,明汐带着大额业绩目标。因为压力颇大,她把自己的枕头也塞进了行李箱带了过去。她要做到万无一失,就必须争分夺秒工作,同时也要踏实安好地睡好每一觉。
或许贺远也觉得这个订单目标有些艰巨了,在出差报销费用上给了她较为宽松的权限。
像这样的国际会展,客户们大多住在韩国南山公园附近一家名为 The Shilla Seoul(新罗酒店)的酒店。明汐查询之后得知,这算是当下韩国最奢华的酒店之一了。
明汐自己添了钱,升级了入住的酒店,在傍晚三点于新罗酒店办理好了入住手续,没有选择 CC姐推荐的附近另一家三星级酒店。
既然都来到这里了,就算不碰碰运气,也得见见世面吧。
整理好行李后,解决了网卡和临时办公电话卡的问题,明汐第一时间就对接了韩国这边的会展工作人员,加快工作效率地投入到会展工作中。
第一天,她早上六点就离开了酒店,直到夜里十点才回来。
第二天,她早上七点半在酒店吃了早饭,夜里十一点挪着灌铅似的双腿扶回酒店房间。
第三天,她早上六点四十分吃了早饭,夜里九点就回来了,比前一天早了两个小时。然后,她又在楼下陪客户聊了两个小时,期间她努力克制着自己,还是忍不住打了一个哈欠。
第四天,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