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100(3/27)
驰而出——王融忐忑不安地又等了两天,仍然没有等到来自洛阳的消息,反而等来了一个不速之客。
当他得知曹班亲自登门,还带了私兵时,他几乎要收拾包袱,从后门跑路了。
事实上,他也这么干了,只不过,包袱收拾到一半,被父亲身边服侍的老管家叫了出去,被迫硬着头皮到正堂见“客”。
见到曹班的第一眼,他终于明白,为何父亲从前喜欢骂曹班“黄口小儿”,而不其的百姓喜欢唤他“曹郎”了。
这个令周边郡县山贼游寇闻风丧胆曹使君,真的太年轻了!
这,这看起来,还不及弱冠啊!
如果不是亲眼见到他装模做样向父亲执下属礼,亲耳听见父亲称呼他为“曹使君”,他都怀疑这是不是曹班家中小儿,被派来历练了。
虽然私下腹诽,但是面对这位比自己年轻许多的朝廷命官,王融还是保持了良好的礼节,完整行礼后,请他上座,并安排侍女端上茶碗和果盘。
曹班接受了王融的让座,和王仁互相谦让一番,最后坐在了王仁的下首。
她在王氏父子二人间略微打量了一番,便开门见山道:“泰山郡近来黄巾猖獗,朝廷征召各地将帅讨伐黄巾,我与泰山郡代太守,故郡丞诸葛珪交好,诸葛氏托我,向周边郡县求援。”
说完她在父子二人惊诧地目光中起身,双手抱拳,目光炯炯道:“若泰山危则不其危,琅琊与泰山郡亦有沂水相连,故某来此求援,望琅琊王氏以家国安危为重,救泰山郡!”
第92章
王氏父子没有立刻答应曹班的请求, 曹班走后,他们商量了一整夜。
王融是想当场拒绝的,比较纠结的是他的父亲王仁。
“这里面肯定有诈,父亲在犹豫什么呢?”
王仁对儿子恨铁不成钢,他已经不在其位了,长子却还是这样不成器,若是太平年头,他还可以靠着自己的人脉关系,支撑家族,但现在这世道,能生存下去的都是什么人呢?
看看曹班吧, 人家父亲是九卿, 袭侯爵,他本人弱冠之龄, 不求父辈庇佑,反而是独自到青州,理一县,治一国, 还如此有野心!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
王仁苦笑:“何为阳谋?这便是阳谋!他料定我们知道这里面有诈,我们也一定会去。”
“去?为什么要去?”王融更加不解。
王仁一口气没上来,差点背过去:“你,你那些门客!如果整日只是陪着你吃喝玩乐,趁早全赶出去!府里不养闲人!”
“县官在九州征将讨贼,此番若能出兵出力,那就是领王命,接皇榜的差事,百年难遇,若是等朝廷下令选将,再想办法从京师游说就太迟了!”
王仁猛地深呼吸几下,平复心情:“趁着黄巾还不成气候,此时出兵损耗最小,你同几家走动一下,这事要做就一起做,大家一起出兵,到时候上书,给你们几个小子请封。”
王融听完,先是恍然大悟,而后又有些胆怯地看父亲:“可我不想做官……”
知子莫若父,王仁没听完他的话就瞪回去:“你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你的弟弟,你的孩子们考虑!”
曹班先行一步回到郡中治所,抓紧时间调派兵力和物资。
本因为天灾而逃散离城的百姓,在曹班到来后短时间内,被重新组建的行政团队迅速聚拢起来,诸葛瑾也带着家人加入其中,帮忙给百姓分发粮草和衣物。
曹班手下分工的体系与诸葛瑾知道的郡丞府的分工不同,结构简单,甚至几部尉官,包括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