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18/20)
着尾巴,还敢招摇。”季肃近乎咬牙切齿,他对先帝遗腹子及党羽都没什么好感,“真当汪娘娘怀着的是免死金牌?!”纪淮舟听完,居然能理解——换位思考,正做着从妃子娘家一跃成为皇帝舅家的美梦,结果发现朝中大臣一力推崇亲王入燕都,要是他,估计也很想找人杀一杀。
但是这个被杀的目标居然是他……纪淮舟心情急转直下,甚至愤怒了:要是没有闻哥送来的亲卫,估计真得噶。
好不容易得来的第二次生命,他怎么甘心莫名其妙地失去?
“殿下莫要害怕,待臣回燕都,一定将这件事查清楚。”季肃语气发狠。他本就是刑部尚书,掌司法与刑狱,寿昌伯勾结戎狄,刺杀亲王,能直接斩立决。
“季大人,先冷静。”
这句话不仅是说给季肃听的,也是说给自己听的。
鼻腔的血腥气还未消散干净,车厢内部的箭头还直愣愣地插在原处,纪淮舟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徐徐道:“我们要尽快回到燕都,荒郊野岭越拖越不安全。再者,统领说这些戎狄在中原有段时间,他们是从哪边南下的?”
越至困境,纪淮舟的思维反而越清晰。
他声音轻柔缓和,不仅平稳了自己杂乱的心跳,也让别人缓解焦灼,能顺着他的话语思考。
“西北绝不可能。”统领立刻补充,“王府防线严密,绝不可能让霍何一个戎狄过来。”
纪淮舟没见过舆图,不知道此世与华夏正史有无区别,便看向了季肃:“大人有何高见?”
“或许是北疆。”季肃略回忆了一会,给出这个答案。
纪淮舟点头,和他预想得一致:“如今有小股戎狄南下,难保不会有大肆入侵……”
北疆苦寒,在生产力落后的古代,防线已经是人力到达的极限,冬日难免有所懈怠。且防线距离燕都较近,若是北疆有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燕都。
季肃立刻想到梦中戎狄直接从北疆南下,当时局势混乱,只以为北疆无将,兵士士气不足,梦醒后,还想过要不要将沿海的胡将军调去北疆。
如今看来,是有内应啊。
他斟酌开口:“殿下,北疆苦寒,士气不振,若自上而下地整改,恐怕……”
这还不容易?
在信息大爆炸的后世,什么样的资讯找不到?纪淮舟就算不怎么关注历史,也刷到过不少类似帖子,答道:“分化戎狄、整肃军纪、足粮足饷。”
但是回想一下古代生产力,要做到也挺困难的。于是纪淮舟改口:“一气呵成不大行,季大人,还是想想如何亡羊补牢吧。”
他扭头看向季肃,却发现对方的眼睛格外发亮,脱口而出:“殿下果然大才!”
纪淮舟:……
不是,你们对大才的标准是不是太低了点?
本朝藩王自由度极高,不仅拥有数不清的田产,还能享有封地的一半赋税,配以一定数量的王府护军,只要不作妖,当地官员也不会过多管束。去了封地后,可以一辈子不用回燕都,只需在三节两寿送礼,表表忠心。
纪淮舟不敢相信如果他当了亲王会有多快乐。
这点快乐截止到听完诏书后。
纪淮舟茫然的目光对上季肃,原本的笑容转移到对方脸上:“……您再说一遍?”
“殿下,如今先帝崩逝,国本不稳,朝中大臣商议,请您登基。”季肃语调放缓,声音轻柔,浑然看不出刚才怒喝的狰狞模样,像是在哄自家的子侄,严肃刻板的面容都温和了不少。
要是让燕都的同僚见到,说不定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