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章】(1/21)
第160章 天下一统郁宁称帝的消息没过多久就传遍天下。
各方对此反应不一。
百姓大多是津津乐道,对于这位有史以来的第一任女皇帝,大多平民百姓的态度是包含崇敬和善意的。
宁国曾经治下的百姓生活越过越好,自是无不依戴,其他地方的百姓也都听闻宁帝的勤政爱民,好多人都曾梦想过自己能到宁国治下的地方生活,更或甚者早就日日祈求宁军早日收复自己所在的地方。
雪花盐和糖霜的普及,让如今天下大多数百姓,都能吃得上盐,品得起糖,更是大大改善了贫民百姓的生活。
所以百姓们对郁宁的称帝,是乐见其成的。
在读书人里,郁宁的名声就没有这么统一了。
宁国推行简字,让女子也能读书做官,这在部分古板的读书人眼中,是违背了礼法和教义,是扰乱了世道运行。
这些人听闻郁宁称帝后,更是哀叹连连,直呼天道将乱。
但读书人中也有部分人对郁宁特别推崇。
宁国治下的孩童,免费入学,所有庶民都可以接触曾经遥不可及的知识。清宁城和杭州城中建立的两座阅书阁,更是收揽天下藏书,供世人免费查阅。
印刷术和造纸术的发明,让昂贵的书籍,成了人人都能看得起的手中读物。
这对那些出身贫寒又心怀抱负的贫民学子来说,简直是天降福音。
自然,他们对于郁宁称帝一事也是拍手叫好。
只有地主乡绅,在面对郁宁称帝后,人人变得提心吊胆。
宁国的政策,现在大宁朝治下的百姓,几乎都有听闻,甚至亲身体验过。对地主乡绅阶级来说,曾经自己享受的优待,几乎都被剥夺,自是不愿意看着宁国的势力扩大。
可是这件事也是他们阻止不了的,宁军强势,各地政策推行基本没有反抗成功的。
他们中聪明一点的人,已经在改变自身,以求在新朝中找到自己家族的落足之处。
死板一些的哀叹之余,也只能顺应大势,看着自己的家族渐渐衰落。
天下各个阶层的百姓反应不一,但是总的来说也没有对新生的大宁朝产生大的影响,郁宁除了让人注意监视民间舆论外,也没有做更多的应对。
可是各地诸侯的反应,就是大宁朝堂重点关注的对象了。
原本与宁国交好的剑南道姚氏,在郁宁登基后,家主亲至洛阳道贺,并对大宁朝称臣。如今姚氏小公子,姚希玉也仍在洛阳城中学习。
姚氏的反应在众人的意料之中,不过对方能主动称臣,仍是让宁朝上下松了口气。
另外陇右道和安东道的反应就有点意思了。
陇右道对郁宁称帝一事选择了视而不见,既没有出声反对,也没有派人道贺。
安东道倒是派遣了使臣道贺,可是却是以邻邦的身份,显然是不愿意对大宁称臣。
对此,大宁朝上下也早有准备。
不过如今宁朝初建,上下事务繁多,也暂时没有时间出兵,就也默认了如今的相处状态。
陇右道和安东道的事情可以先放在一旁,但是河北道的晋国残军却必须尽快扫清。
等到郁宁封赏完朝臣之后,宁朝朝堂初定。过完中秋节,谢维就在郁宁的命令下再次领着大军出征。
晋国的残余势力并不多,他们也自知不是宁朝军队的对手,所以不敢正面交锋,只在河北道、河东道和河南道部分地区游走作乱。
宁军无法一举将其歼灭,又迫于百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