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左李之争再起(2/4)
定新疆的猛将如今在京等候封赏,见老上司面色不豫,小心问道:"大帅,可是朝中有人作梗?"左宗棠望向紫禁城朱红的宫墙,低声道:"北洋水师要增拨三十万两。"
"三十万?"刘锦棠瞪大眼睛,"这足够咱们在新疆设两府十六县的!"
"明日太后召见,老夫定要据理力争。"左宗棠握紧腰间佩剑。
"你去联络几位御史,把西北急需用度的情形写成折子递上来。"
当夜,左宗棠在书房翻阅西北地图至三更。
烛光下,他抚摸着自己亲手绘制的西域山水,想起那些战死沙场的将士。
忽然,管家来报:"李中堂派人送来请柬,邀老爷明日赴宴。"
左宗棠冷笑:"告诉来人,老夫明日面圣,无暇应酬。"
管家迟疑道:"来人说...宴席上有俄国公使,要商议伊犁之事..."
左宗棠猛地站起,烛火将他的影子投在墙上,高大而孤独。
他明白这是李鸿章的阳谋——若去,便是向朝野表明两人并非水火不容;若不去,则可能错过事关国家疆土的外交机要。
"备轿!"左宗棠突然道,"去贤良寺!"
贤良寺是恭亲王常驻之地。左宗棠夤夜造访,亲王却似早有预料,在禅房煮茶相候。
听完左宗棠的顾虑,恭亲王叹息道:"李少荃这些年经营北洋,确实...有些尾大不掉。但洋务运动离不开他,太后也..."
小主,
"王爷,"左宗棠单刀直入,"老臣只问一句,朝廷对收复伊犁究竟是何态度?"
恭亲王沉默良久,从案下取出一份密折:
"这是驻俄使臣曾纪泽的密报,俄国人同意归还伊犁,但要我朝赔偿五百万卢布,并割让霍尔果斯河以西..."
"荒谬!"左宗棠拍案而起,"伊犁本是我国土,何来'归还'一说?还要赔款割地?"
"季高啊,"恭亲王苦笑,"如今国势如此,能不动兵戈收回伊犁已是万幸。少荃主张接受条件,太后也..."
左宗棠如坠冰窟。他终于明白李鸿章为何敢如此有恃无恐——北洋水师是他手中的筹码,而太后显然更看重海防。西北?不过是地图上的一片荒漠罢了。
次日养心殿召对,慈禧太后果然问起伊犁之事。
左宗棠正要陈词,李鸿章已抢先道:"臣以为当速派曾纪泽签约,以免俄人反复。五百万卢布不过二百余万两白银,尚不及一艘铁甲舰的造价。"
左宗棠再也按捺不住:"太后!老臣在西北亲见俄人暴行,伊犁百姓日夜盼望王师。若就此割地赔款,将来俄人得寸进尺,西北永无宁日!"
慈禧转动着翡翠念珠,似笑非笑:
"左卿家,你在西北辛苦了。不过如今天下太平,还是以和为贵。李卿家,你与俄国公使再商议商议,看能否少赔些银子。"
左宗棠还要再谏,慈禧却已转向其他话题。退出养心殿时,李鸿章低声道:"季高兄,国事艰难,你我当同心协力才是。"
左宗棠直视这个曾经的后辈,如今的政敌:"少荃,你可知西域一草一木,都是将士们用鲜血换来的?"
李鸿章笑容渐冷:"季高兄,时代变了。西洋人船坚炮利,我等若再固步自封..."
"够了!"左宗棠拂袖而去,留下李鸿章站在原地,眼中闪过一丝阴鸷。
回到府中,左宗棠立即召来刘锦棠和几位亲信将领。"准备奏折,"他声音低沉却坚定,"老夫要弹劾李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