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忘年之交(2/36)
回程的马车上,左宗棠闭目养神。谭嗣同坐在对面,心中忐忑:"大人,晚生方才冒失了..."左宗棠突然睁眼,目光如电:"不,你做得对。记住,在这官场上,过分的谦让只会让人看轻。"他叹了口气,"老夫年轻时也如你这般直言敢谏,如今年迈,反倒顾虑重重了。"
谭嗣同心中一震。他忽然明白,这位功勋卓着的老将军,内心其实比他想象的更加孤独。
"大人..."他刚想说什么,马车突然一个颠簸。
左宗棠身子一晃,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大人!"谭嗣同连忙扶住他,"您怎么了?"
左宗棠摆摆手,从怀中取出一个小瓷瓶,倒出几粒药丸吞下:"无妨,老毛病了。"他喘了几口气,苦笑道,"岁月不饶人啊。"
看着老将军疲惫的面容,谭嗣同突然感到一阵心酸。
他隐约意识到,左宗棠如此急切地栽培自己,或许是在与时间赛跑。
马车驶入金陵城门时,夕阳正将城墙染成金色。左宗棠望着窗外熙攘的街市,突然问道:"谭公子,你可知道老夫为何看重你?
谭嗣同摇头。
"因为你敢想敢说,更敢做。"
左宗棠的声音低沉而有力,"这朝堂之上,多的是明哲保身的聪明人,少的是舍生取义的傻子。"
他转头直视谭嗣同的眼睛,"中国需要的,正是你这样的'傻子'。"
谭嗣同喉头哽咽,说不出话来。
"到了,"马车停在总督府门前,左宗棠示意他下车,"明日开始,你每日辰时来府中,老夫有东西要教你。"
接下来的日子里,谭嗣同成了总督府的常客。
左宗棠亲自指导他研读兵书、舆地,甚至将自己在新疆用兵的方略倾囊相授。
有时夜深人静,一老一少对坐书房,谈论天下大势,常常不觉东方既白。
一个月后,当谭嗣同将精心修改的《治水方略》呈递给左宗棠时,老将军欣慰地笑了:
"好!有此见识,足可独当一面了。"他拍了拍厚厚的手稿,"明日随我一同上奏朝廷。"
然而,就在奏折发出的第三天,京城传来消息:李鸿章以"劳民伤财"为由,驳回了治水方案。
更令人震惊的是,随驳回谕旨一同到来的,还有一道申饬左宗棠"擅权妄为"的圣旨。
总督府正堂上,左宗棠跪接圣旨后,久久没有起身。
谭嗣同上前搀扶,发现老将军的手冰冷如铁。
"大人..."
左宗棠突然大笑,笑声中带着几分苍凉:"好一个李少荃!好一个'劳民伤财'!"他转向谭嗣同,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看到了吗?这就是你要面对的敌人。"
当晚,左宗棠高烧不退。金陵城最好的大夫被连夜请进总督府,诊断后连连摇头:"中堂大人旧伤复发,加上忧思过度,恐怕..."
病榻前,谭嗣同跪地痛哭。左宗棠却异常平静,他命人取来一个檀木匣子,递给谭嗣同:"拿着。这是我毕生心血,如今...交给你了。"
谭嗣同颤抖着打开匣子,里面是厚厚一叠手稿,最上面一页写着《海防策》三个遒劲的大字。
"大人,您一定会好起来的..."谭嗣同泪如雨下。
左宗棠虚弱地摇摇头:"记住,变法...不可操之过急。要培养人才...等待时机..."他突然抓住谭嗣同的手,力道大得惊人,"答应我...无论多难...都要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