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艾西小说网

艾西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帝姬凶残[宋朝] > 140-150

底色 字色 字号

140-150(7/29)

。如果没有金国的变故,必定无人可以动摇李乾顺对归义军的掌控。

    敦煌十一州位于河西走廊的西侧,控制着这条商路的关键地理位置,对西夏,对大宋,乃至对金国来说都至关重要。尽管归义军如今的实力已经不如当年,但在肃州、瓜州、沙州几地的多年经营仍旧不能小觑。曹鸢的出现,使赵芫终于有了机会,将中原的势力重新布置到这里。

    且不说曹鸢为了堂堂正正活下去,经过多少苦难才重新回到归义军掌控兵权,这边,赵芫已经在着手处理另外一个棘手的问题。

    几个月前将中央科学院的学士下放到各州为官,这个举动的目的是为了改变朝廷官员被学监、学府到翰林院的理学学派控制的现状,现在中央科学院的学士在地方做的有声有色,赵芫也就顺势下诏科举各科进士须入中央科学院一年备选,否则不能直接任免。进一步加强中央科学院的学术地位。

    有小郭老师在,很多盘根错杂的细节问题不用她亲自想办法解决,工作量确实精简不少。就像现在,针对西狩缓攻策略,除了从上层强硬实施决策以外,还需要考虑到后续长远的思想纲领问题。

    按照赵芫的想法,应当重新编撰主流学术学说,以辅助朝廷的政策,影响天下学子务实为本,义利统一。但耗费的时间和精力与现实的急迫需求不能匹配,科举说是纯考试,天下读书人都为天子门生,实际上却是每个学生都会通过教导他们的老师把自己归类在某一学派内。思想的主张实际上仍旧受到既有的理论影响。

    这时候,还是小郭老师提醒她,朝廷中其实有现成的人可以使用,枢密院编修吕本中,师从游酢,而游酢虽和杨时同为当世程学大儒,两人的主张却有极大的分歧。

    挑重点说,就是他的学说重实践体悟、灵活务实。和赵芫主张的实践出真知的理论不谋而合,郭孝友认为可以利用此人重塑官学根基。

    吕本中今年四十有五,早已儿孙满堂,他按照往常的生活节奏从枢密院下班回到家中,和妻儿孙子们享受过天伦之乐,学生姚乙来拜见他,两人于是前往书房密谈。

    姚乙如今正在中央科学院进修院士,没有上朝的资格,但朝中有他的好友,所以中枢每次有什么政策,他都一清二楚,时常拿着政务相关的问题来询问吕本中。

    吕本中在家中换了身文士袍,泰然坐在书案后,姚乙则先躬身行礼,为老师斟好热茶才坐下,问候过老师的身体健康,继而寒暄了几句,才道:“老师,自从官家把李相公调走,新政改革的力度就越来越大,现在底层的怨言不少啊。时日愈久,学生怕会对新政不利。”

    “官家设立科学院,网罗百家学说,本就打破了原本的新旧理学的格局,当年没发出的怨言,现在倒是敢说出口了?”吕本中慢悠悠地品茶,神态轻松,“我倒是对官家信心十足。”

    姚乙思来想去,还是摇头,“您有所不知,不止是底层的学子,江南那边的风向也岌岌可危。其中牵扯到李相公如今在江南的经济改制动作。官家初登基时,金人虎视眈眈,大家畏惧生死,便任由官家大刀阔斧实施新政。如今家国安宁,却还要继续深入改革,有些人实在接受不了。

    江南多年来远京师自居盛世一隅,豪绅世家的势力盘根错节,官家派李相公过去,欲动一动这块蛋糕,风险不比金人南侵小。“他忧心忡忡的,一时有些迷惘起来。

    “大的问题里总是包含着数个小问题,小问题又可以拆分成更小的问题。猛然间解决不了大问题,就从解决一个个简单的小问题开始嘛。去将书架上的《龟山集》取下来。”吕本仲笑呵呵的,把喝了一半的茶水倒在砚台里,细细研磨,“这是提举江南东路学事寄过来的砚,江南产的砚确实很好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嫁个猎户,我怎么成太子妃了 我见郎君多妩媚 穿成绵软婆母,精米白面养全家 女主拒绝被虐:死遁魔修正道 完美实验 殞陰媚術 越界(1vN,骨科) 刚穿越:就被迫绑定望崽成龙系统 重生后她发现了空间金手指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