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艾西小说网

艾西小说网 > 网游动漫 > 历史的回响:那些震撼人心的话语 > 第9章 在生活践行中领悟儒家学问真谛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9章 在生活践行中领悟儒家学问真谛(1/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在儒家思想的浩瀚星空中,子夏的这句 “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宛如一颗独特的星辰,散发着熠熠光辉。它以简洁而深邃的语言,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关于个人品德修养与行为准则的生动图景,深刻地揭示了在日常生活的点滴实践中,蕴含着学问的真谛。



    一、贤贤易色:尊崇贤德,修身正己



    “贤贤易色”,短短四字,却蕴含着极为深刻的修身智慧。这里的第一个 “贤” 字,作动词用,意为尊崇、敬重;第二个 “贤” 字,则指贤德之人。“易色” 并非简单地理解为改变容貌神色,而是强调在面对贤德之人时,内心应生起敬重之情,并由此引发自身行为与态度的转变。这种转变,不仅仅是外在的礼貌与恭敬,更是一种从内心深处对贤德的向往与追求,进而促使自己不断修正言行,向贤德靠拢。



    回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得意弟子颜回,便是 “贤贤易色” 的典范。颜回生活清苦,“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然而他却能 “不改其乐”。他对孔子的学问与品德极为尊崇,每日追随孔子左右,聆听教诲,用心体悟儒家之道。在与孔子的相处中,颜回全神贯注,眼神中满是对老师的敬重与求知的渴望。孔子讲学之时,颜回总是正襟危坐,认真聆听每一个字,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当孔子阐述 “仁” 的思想时,颜回深入思考,将其内化于心,并努力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他对待他人温和友善,以仁爱之心待人接物,无论是面对同窗的请教,还是与邻里的交往,都能做到真诚相待、关爱有加。他的行为举止,处处体现出对孔子所倡导的贤德的践行与传承。正是这种对贤德的尊崇与追求,使颜回成为孔子最为赞赏的弟子之一,其品德与学问也为后世所传颂。颜回不仅在言语上对孔子尊崇有加,在行动上更是以孔子的教诲为指引。有一次,孔子与弟子们讨论如何在乱世中坚守正道,颜回默默记下孔子的每一句话,并在之后的日子里,无论面对怎样的困境,都始终坚守着内心的道德准则,不为外界的诱惑所动摇。



    在现代社会,我们身边也不乏这样的例子。在某所学校里,有一位备受学生尊敬的老教师。他不仅在教学上有着卓越的成就,教学方法独特,能够将复杂的知识深入浅出地讲解给学生,而且在品德修养方面堪称楷模。他为人正直,对待学生一视同仁,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许多年轻教师对他十分敬重,经常主动向他请教教学经验与育人之道。其中一位年轻教师小张,每次与老教师交流时,都全神贯注,认真聆听老教师的每一句话。他从老教师的言传身教中,学习到了如何更好地备课、如何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如何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品德等诸多宝贵经验。小张不仅在教学技能上有了显着提升,在品德修养方面也深受老教师的影响。他开始更加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以更加耐心和关爱的态度对待学生,努力成为一名既有扎实学识,又有高尚品德的教师。小张对老教师的尊崇,以及在学习过程中自身的改变,正是 “贤贤易色” 在现代教育场景中的生动体现。小张在学习老教师的过程中,还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教学研讨活动,将老教师传授的经验与自己的思考相结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他在与同事的合作中,也秉持着老教师的团结协作精神,乐于分享自己的教学心得,帮助其他年轻教师成长。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贤贤易色” 符合人类学习与成长的规律。当个体对某一优秀榜样产生敬重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华娱:从05开始做导演 谁说这顶流癫!这顶流太棒了! 不装了,我是厨神我摊牌了! 偏宠小青梅:病娇竹马狠凶猛 天下志之锦瑟无双 校草的娇软青梅她又甜又野! 他心上的小娇软 青梅初长成:腹黑竹马咬一口 美女便利店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