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170(17/29)
是贵族后裔,世家出身,他的父亲也是三公,种氏是洛阳本地的望族,朝中不少人都是种氏门生故交,长安的三公虽然权势不比洛阳,但名望在,人脉在,曹班就不得不重视他们。尤其是,当他们提出来的议题,听上去让人无法反驳的时候——
“汉室自光武中兴以降,殇帝百日践祚,冲帝两岁承统,质帝冲龄践位,而今上亦在冲龄,幼帝践祚,尚无嗣息。”
听到这里,曹班就明白种拂,或者是他所代表的士人集团,想做什么了。
似乎是看到了曹班的表情,种拂的话有一瞬间的停顿,但想到他所提议的,是为汉室,为天下着想的事,他又挺起胸膛来。
“臣以为,人不能无嗣,国不能无继,《礼记》有云,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 曹侯亦速为天子立后之事啊! ”
种拂出言之后,其他大臣纷纷发出了赞同的喟叹,曹班扫视众人一眼,议论的声音小了一些,有的人不敢和曹班对视,但也有的人,比如吏部尚书马日磾,直视曹班的眼睛,没有丝毫的畏惧。
曹班的沉默,表明了她的态度,但和以往不同,这次世家大臣们,并没有因为曹班的反对,而停止发声。
曹班和董卓的区别,在这时就体现出劣势了,对于反对的声音,董卓可以一杀了之,曹班想要长久的统治,就不能走这种简单粗暴的路子。
这些背靠士族的大臣们,也因此拿捏住了曹班,我们希望为天子立后,是为了汉室延续考虑,我们是忠心耿耿的汉臣,你曹班不允许,那你是什么身份?
当然,曹班也不会因为大臣们的提议而妥协——毕竟,她确实不打算做汉臣。
只是现在还远远不到摊牌的时机,甚至短时间内,都不行,考虑到刘辩现在才8岁,她暂时还能以年龄为借口拖延,但透过现象看本质,立后的争议,根源上还是世家和曹班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
世家希望天子立后,一方面,是为了后位本身的高收益。
虽然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历来外戚不乏灭族的终局,但也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先例,当收益足够大,足够诱人的时候,总会有人认为自己是能躲过风险的智者和幸运儿。
另一方面,对于种拂、马日磾这种老牌士族,高风险则显得有些不够划算,不过皇后可以不是自家人,但必须和自家关系好,他们对待皇后的态度,和对待皇帝的态度,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他们侍奉天子,希望借天家的名,得到天下最盛的势。
而现在,曹班这个司隶校尉,就卡在这个令天下士族垂涎的“天下第二”的位置上,士族们见不到天子,自然将主意打到了后位上。
“所以最后,你是怎么反驳他们的?”
玉佩连通的时间到了,听见姐姐的声音,曹班恍惚间又回到了两人重逢前的日子。
“我没说话,让礼部先顶回去了。”
即使是按照汉朝的礼法,刘辩的年龄也确实太小了,大臣们心急,也是因为刘辩痴症的消息在城里传开了。
一个疯了的皇帝,他们还能勉强接受,但是一个疯了又没有继承人可选的皇帝,他们能做文章的余地就多了。
“要不你还是让医部的人给他看看?就算是皇帝,偶尔也要出来干活吧,每天白吃白喝,你干得越勤,老家伙们反而越不放心。”段宁在玉佩那头嗤笑,曹班能听见那边的风声,听姐姐的声音,她的心情似乎不错。
“不行,除非下猛药,最近连学府,都有些不敢让他去了。”
“那就双管齐下,这边药该吃吃,那边,可能的皇后人选,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