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误尽苍生(6/25)
在床前,重重磕了三个响头:"大人,您在天之灵看着,总有一天,咱们中国人会挺直腰杆,再也不受洋人欺负!"
窗外,福州城的钟声响起,低沉而悠远,仿佛在为这位爱国将领送行。
左宗棠的遗体静静躺在床上,面容安详却又带着深深的遗憾。
他为之奋斗一生的大清帝国,正在一步步走向衰亡,而他,只能带着无尽的忧虑和愤怒,离开这个他深爱却又痛心的世界。
饶应祺擦干眼泪,郑重地将左宗棠的遗折收好。
"铁牛,你守好大人灵柩,我这就启程进京。就算拼了这条命,我也要让朝廷知道大人的临终之言!"
张铁牛重重点头:"饶先生放心,我一定守好大人。您...您一定要小心。"
饶应祺最后看了一眼左宗棠的遗容,转身大步走出房门。
他知道,自己肩负的不仅是一封遗折,更是一位爱国老将的最后期望。
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他都必须完成这个使命。
左府上下很快挂起了白幡,左宗棠去世的消息如长了翅膀般传遍福州城。
百姓自发前来吊唁,府门前很快排起了长队。
人们低声啜泣,为这位曾经保卫国家、造福百姓的老将军送行。
而在遥远的北京,李鸿章正与法国公使举杯相庆,《中法新约》即将签订。
法国人得到了他们想要的一切,而大清帝国,则再次在不败中尝到了失败的苦果。
左宗棠的预言终将应验——李鸿章的名字,将永远与"卖国贼"三个字联系在一起,背负千古骂名。
而左宗棠自己,则将作为爱国将领被后人铭记,尽管他带着无尽的遗憾离开了这个世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臣左宗棠冒死上奏..."左宗棠的声音虽然虚弱,却字字铿锵。
"镇南关大捷,法军败退,此乃天佑我大清。然闻朝中有人主张议和,臣以为万万不可..."
写到一半,左宗棠突然剧烈咳嗽起来,一口鲜血喷在案几上。
饶应祺和张铁牛大惊失色,连忙上前搀扶。
"大人!别写了!您的身体要紧啊!"张铁牛几乎哭出声来。
左宗棠摇摇头,用袖子擦去嘴角的血迹:
"继续写...法夷狼子野心,今日让一寸,明日他们就会要一尺。台湾基隆、澎湖尚在敌手,此时议和,无异于开门揖盗..."
又一阵剧痛袭来,左宗棠眼前发黑,几乎昏厥。饶应祺连忙放下毛笔,和张铁牛一起将左宗棠扶到床上。
"大人,您先躺下休息,这奏折我帮您写完,一定把您的意思表达清楚。"饶应祺红着眼睛说。
左宗棠无力地点头,他感到生命正在迅速流逝。
恍惚中,他仿佛回到了年轻时在岳麓书院读书的日子,那时他就立志要报效国家。
从平定太平天国,到剿灭捻军,再到收复新疆,他的一生都在为这个日渐衰落的帝国奋战。
"子维..."左宗棠突然抓住饶应祺的手。
"你...你亲自去一趟京城,把这奏折面呈皇上...还有,去找醇亲王,告诉他...左宗棠临终之言:宁可战死,不可辱国..."
饶应祺含泪点头:"大人放心,我一定办到。"
左宗棠又转向张铁牛:"铁牛,去...去把我的宝剑拿来..."
张铁牛连忙从墙上取下左宗棠